批評與自我批評是公司集體組織的提高工作效率的一項重要手段。作為公司的一名員工,在面對形形色色的批評時,如何認識,如何處理呢?
俗話說的好“忠言逆耳、良藥苦口”,批評雖然會引人不快,但用心是良苦的。
首先,批評包含著一種希望。領導、同事對一個人的批評,往往包含著希望。因為對一個人寄予厚望,所以對其要求也高。你的一舉一動,一言一行,領導都會注意到;你的一點一滴的缺點和不足,領導都不能容忍,都會提出批評。因此,通常情況下,領導對某人的期望值越高,對他的批評也就越多。
其次,批評包含著一種關注。再聰明的人也會犯錯誤,一般人犯了錯誤,不容易引起領導的注意,可能很少招致批評,但對于那些骨干同志,因為他們工作涉及面廣、影響大,很容易引起人們的關注,所以工作中有點漏洞,領導和員工批評也多。一般規律是,領導和人們對某人的關注度越高,對他的批評也就越多。
第三,批評包含著一種肯定。“孤家寡人”是聽不到批評的。批評你,是看重你,信任你,認為你還有進步的空間,甚至有肯定你過往工作成績的含義,不是任何人都能得到批評的。
第四,批評包含著一種促進。“沒有最好,只有更好”,任何工作都有需要不斷改進的地方。有了批評,可以使我們及時發現自身和工作中存在的問題,彌補我們的缺陷,促進我們進步,這樣工作也才有動力。
因此,每個員工和領導都應正確看待批評,坦然面對批評,真心接受批評。同時還要嚴于解剖自己,經常審視自己,敢于剖析自己,不斷修正自己,努力提高自己。要做到講真理不講面子,講原則不講關系,講黨性不講私情。每個領導都要經常想到自己的缺點、弱點和不足,養成嚴以律己,廣納善言的好習慣。
古人云:“聞過則喜”,要勇于拿起批評和自我批評這個武器,以“懲前毖后,治病救人”為宗旨,本著“知無不言,言無不盡”、“言者無罪、聞者足戒”和“有則改之,無則加勉”的態度,按照“團結——批評——團結”的公式,進行認真的而不是敷衍的批評和自我批評,各級的員工和領導班子才能夠造成一個有動力、有激情、有創造力、有競爭力的團體,進而實現我們公司的不斷發展進步。